网站首页 服务平台 网上商城 网上祭奠 陵园公墓 殡葬文化 博览殡葬 政策法规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
  殡葬文化
丧葬礼俗
丧仪常识
民俗历法
铭文典籍
  热点殡葬文化
哭丧仪式
藏族的六种传统丧葬方式
盂兰盆节
中国各民族葬法一览表
治疗悲伤的五大过程
挽歌
寿衣的选择
丧仪常识  
 
哭丧仪式
[返 回]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09-1-7 14:39:30   

择日仪式之后便要哭丧。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。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,大的场面多达数次。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。

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"唱哭",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。另外,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,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,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,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,大逆不道,天理难容。为了求得孝得美名,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,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得惯用手法。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,收入不菲。

哭丧时""出的歌叫哭丧歌,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。两位歌师扮成舅甥,一问一答,唱歌彻夜,赞颂祖先业绩,劝导后辈不忘祖恩。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。彝族人称此为"跳脚",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,边跳边唱孝歌,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。景颇人称此为"布滚戈",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,通宵达旦。除此之外,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,绕竹幡作刺击状,以示驱邪。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,起源于汉代。确切地讲,是从汉武帝开始的。其次,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《韭露》、《蒿里》。而且分别规定了《韭露》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;《蒿里》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。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,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,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。《韭露》的歌词是:"韭上朝露何易稀。露韭明朝更复活,人死一去何时归?"《蒿里》的歌词是:"蒿里谁家地?聚敛魂魄无贤愚。鬼伯一何相催促?人命不得少踟躇。"

挽歌入礼,在汉晋时代兴起,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。有趣的是,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,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。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,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。

从形式上来看,现代民间哭丧歌,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:一是"散哭" 二是"套头" 三为""。散哭的特点是"随心翻",想到什么就哭什么,搭着什么就唱什么,没有限制。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,自责对长辈的不孝,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。至于套头,是有内容的限制的。主要有"抱娘恩""十二个寻娘""十二月花名"等。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,诉自己的苦楚。""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。病人死后,由女儿或者媳妇唱"买衣经""着衣经"等。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,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,没有办法腐烂,也就不能轮回了。另外一种说法是,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,就会把他拒之门外,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。另外,"着衣经"要在涨潮的时候唱,因为""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。如果在这个时候哭,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。如果死者是女性,女儿还要给母亲唱"梳头歌"。不管怎么样,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"哭丧歌",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。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,长房媳妇要唱"开大门"。因为民间认为,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,不哭开大门的话,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。出殡的时候,女儿或媳妇要唱"出材经",回来后唱"床祀经"。唱"亭子经"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。当设灵台的时候,要唱"灵台经"

这种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主持,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。


上一篇:向孩子说明亲人死亡的技巧      下一篇:收礼、登记、谢帖、丧宴

友情链 接
·中国温州 ·民政部 ·民政职业技能... ·一零一研究所 ·浙江省民政厅 ·温州市民政局 ·四川殡葬网 ·广州殡葬网
·中国殡葬周刊 ·重庆殡葬网 ·北京殡葬 ·中国殡葬协会
查看更多>>    
网站首页 | 服务平台 | 网上商城 | 网上祭奠 | 陵园公墓 | 殡葬文化 | 博览殡葬 | 政策法规 | 新闻中心 | 关于我们
版权所有:温州殡仪网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浙B2-20090060 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浙B2-20090060
     电话:0577-86119097

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