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源自先秦时由老子、庄子创立的道家学派。老子、庄子和列子都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道家认为,人生在世,受到无数外在的束缚,如肌体 之累、声色之乐、利禄之欲、死亡之惧和仁义礼乐之羁。只有超然于这一切之上,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缔――道。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,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,道生 万物,道法自然。
春秋战国时代,一方面物质文明迅速发展,但另一方面,享乐、欲望、野心、权势和罪恶也同步增长,面对文明进步和道德沦丧的矛盾,道家强调从个体 自身的价值人手,呼唤回归人性,回归自然和归本返真。庄子认为"自三代以下者,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,小人则以身殉利;士则以身殉名;大夫则以身殉家;圣人则 以身殉天下"。人的自然本性被外在的名利、家族、功业等所扭曲、伤害。而这些外在的东西是没有定义的,只有超越这一切的束缚,人才能复归其自然本性,才能真正 实现人的价值,才能自由地邀游于无功、无名、无己的绝对的自由境界。
由于道家持顺应天道、崇尚无为的超逸世界观和人生观,所以在个体的生死观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。庄子认为,生死若一,生和死是同一回事, 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更替,故"生时乐生,死时乐死矣"。他认为大自然给我躯体,"载我以形",用生使我劳苦,"劳我以生";用老使我清闲,"佚我以老";用死使我安 息,"息我以死",所以以生为善也就要以死为善。庄子将人死看成是归本返真,复归自然。所以庄子的妻子死后,本应悲痛,而他却"箕踞鼓盆而歌"。为了进一步说明死 是人生乐事,庄子不但不主张以珠玉、文锦、车马陪葬,甚至连哭也不要。庄子还讲了一个故事,说他有一次去楚国,途中遇见一个骷髅,对他描述了死去的快乐,"死无 君于上,无臣于下,亦无四时之事,纵然以天地为春秋,虽南面王,乐不能过也。"庄子不相信,想请主宰生命的神灵恢复他的原形,遭到这骷髅的断然拒绝!由于道家将 生死齐量看待、乐死善生,所以在丧葬上对儒家倡导的"事死如生"的丧葬观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,主张薄葬。
针对儒家倡导的孝道丧葬观,庄子反其道而行之。他认为"夫事其亲者,不择地而安之,孝之至也"。庄子不仅主张薄葬,而且也身体力行。据说,庄子临死 前,其弟子要按当时流行的习俗厚葬他,他坚决表示反对。他坦然地对其弟子们说:"吾以天地为棺椁,以日月为连壁,星辰为珠玑,万物为斋送,吾葬具岂不备邪?何以 加此"。当弟子们担心庄子的尸体被乌鸦吃掉时,庄子打趣说:露葬要被乌鸦吃掉,而土葬也要被蝼蛄和蚂蚁吃掉。非要从乌鸦嘴里夺过来送给蝼蛄和蚂蚁吃,这未免太不 公平了吧。在今天看来,数千年以前,庄子的薄葬言行更为难能可贵,令人叹服!
列子也力主薄葬,对死后的处置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。《列子》卷七"杨朱第七"记载,列于日:"既死,岂在我哉。焚之亦可,沈之亦可,瘗之亦可,露之 亦可,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……"这是何等的气魄!
先秦道家的生死观和薄葬观充满着理性主义的光芒,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,丧葬风气由厚葬趋向薄葬,由繁琐趋向简朴,其 中道家丧葬观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到了两汉,先秦道家提出的"无为"思想,因其对自然、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辩证内核,逐渐被其他学派的思想家、政治家所吸取。汉初这家从最高统治 者皇帝、官僚、学者直至民间人士,卜者的社会各阶级中受到普遍的崇奉。除了在政治上利用道家的"无为"思想,在思想领域内道家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。在丧葬 观上,杨王孙可谓是新道家的代表人物。
据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记载,杨氏尊奉黄老,不信鬼神。虽然他家业于金,但在其病终前,他吩咐他的儿子:我死后,我要裸葬,以回归我的真我,请勿要改 变我的意愿。下葬时用布袋裹尸,埋在地下七尺即可。人埋后,脱去布袋,这样可以让我的肉体紧贴泥土。我之所以违背世俗这样做,就是要矫正和改变社会上盛行的厚葬 陋习。其实厚葬对死者无什么神益,而世人在厚葬上竞相争厚,实在是浪费钱财于地下。可见,杨氏这种裸葬言行显然是受到先秦道家生死观和薄葬观的影响,具有"归本 返真"的意义。在杨氏看来,人之生死是自然现象,人死后,肉体就腐烂,人的灵魂就与肉体相分离,就没有独立的精神,各自回归自然。既然如此,又何必要厚葬呢?基于这种观念,杨氏反对厚葬。杨氏的薄葬观对先秦道家的丧葬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,对当时及后来的薄葬之风的渐起并成为时代风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至汉末,道家从先秦学派转化为一种宗教--道教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。道教推崇老子,奇地为祖师爷,称他为"太上老君",但其教义与代表老子、庄子的先 秦道家学说却背道而驰。先秦道家崇尚自然,主张无为,提倡清心寡欲,反对人为束缚,而道教却不然,相信天上是有神仙的,追求长生不老和升天成仙。尽管如此,但共 同点之一是道家和道教对现世都持虚无态度,在丧葬上都不重厚葬,主张薄葬。道士死后一般葬在山上或崖上,四川崖葬流行于东汉至南北朝,这一时期正是道教最为流行 的时期。东汉末道教开始兴起,在两晋时期,统治阶级中很多人信奉道教,积极倡导。在北朝,因沈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,改年号为"太平真君",其后魏孝文帝及东翻、北 齐的统治者也都信奉道教,敬礼道主。总之,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一样,在社会上广泛流行。这一时期在丧葬上之所以盛行薄葬,固然与战乱、经济凋敝等因素密切 相关,但与当时道教的风靡也有密切的关系。
道教自东汉末开始形成,迅速发展,终在南北朝成长为与儒、佛抗衡的一大宗教流派。南北朝以后,道教仍长足发展,经历了隋、唐、北来的兴盛期,南 宋、金元的革新期,直至清代,才逐渐趋向衰微。无疑,道家和道教"归本返真"的薄葬现在我国的丧葬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。 |